一辆黑色的轿车在地下钢索的牵引下,加速冲向正前方的固定壁。
“嘭”!在207米的跑道终点,碰撞发生了!
汽车尾部翘起落下,闪光灯亮处,左前脸已被撞得惨不忍睹,在剧烈上折的发动机罩内,发动机和其他部件已经撞得不分彼此。
一切静止下来后,负责此次整车碰撞的工作人员围上去把驾驶仓的门打开,车内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正副驾驶前的气囊已经充分打开,两个身上插满了传感线束的假人头部向前倾斜。工作人员忙着测量记录碰撞发生后的各种数据。
近日,记者在国家级第三方综合性汽车检测及技术服务机构襄樊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亲眼目睹了一场汽车正面碰撞试验。中心主任研究员级高工卢冶告诉记者:“这次实验是为了检查保险杠、车厢前部前围板区域所能吸收冲击能量的程度,考验车厢结构强度,借助车内假人的传感器所记录的数据,换算出和法规相对应的伤害指标,判断试验样车的碰撞性能。”
我国已对159种产品实施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